新时代文明实践 | 星城街道第七社区开启“好邻居 连心桥”志愿服务项目
日期:2025-04-03在新时代基层治理中,星城街道第七社区以“好邻居 连心桥”志愿服务工作室为载体,将党建引领贯穿于为老服务、平安建设、环境治理全过程,深化“星光领航 智汇咱家”党建品牌内涵,通过组织联建、资源共享、服务联动的创新模式,形成基层治理与志愿服务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。
党建聚“邻” 党群连心服务零距离
3月25日,星城街道第七社区“连心桥”志愿服务工作室正式揭牌,为老服务巡视探访志愿者服务队、楼内安全巡检劝导志愿者服务队、环境卫生巡查清理志愿服务队相继成立。“连心桥”志愿服务项目在街道、社区两级党委的支持推动下,充分整合辖区服务资源,凝聚熟人社区力量,通过完善规范志愿人员招募、队伍机制建设、惠民利民项目等,创新拓展“线上+线下”服务内涵,架起党群“连心桥”、实现服务群众“零距离”。为做好志愿服务管理工作,第七社区结合居民实际需求,自主开发了微信小程序“星柒好邻居”。辖区居民在小程序中随时提出需求和建议,志愿者通过线上平台认领任务,在活动开始后打卡计时、记录服务时长,让辖区居民、尤其是老年人在生活中碰到小困难时,都能立即得到好邻居的帮助。通过“居民点单-服务接单”模式,确保居民需求快速传递,同时也为志愿服务参与人员搭建了实践服务平台,实现组织优势与治理效能的“双提升”。
服务暖“邻” 互帮互助共叙邻里情
星城街道第七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约900人、80岁以上老年人近200人。为深入做好为老服务,社区工作人员分楼包户,前期对辖区老年人进行详细全面的问需摸排,根据实际需求,由213名“连心桥”志愿者与老年人群体进行结对服务,每人负责3-6名高龄或独居老人的联络帮扶,通过上门寻访探视、微信沟通联络等方式,为老人提供买菜、打扫、配药、聊天等邻里代办服务。志愿者充分发挥人熟、地熟、情况熟的优势,走街串巷、进家入户收集社情民意,及时将意见反馈给街道、社区相关部门,更快更好解决民生问题,实现社区服务与居民需求未诉先办,让党建引领“三呼三应”长效机制切实惠及百姓生活。
环境卫生巡查清理志愿服务队密切关注社区环境卫生、开展环保宣传工作,及时清理路边及楼道等公共区域的垃圾、烟头等,宣传规范垃圾分类等工作,社区环境更加干净整洁舒适,环境卫生整治质量不断提升,有效激发居民邻里的认同支持和参与热情。楼内安全巡检劝导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,检查消防设施、规范电线电路,稳固楼梯扶手、查验门窗锁具,清理楼道堆物、规范门前车辆等,志愿服务队持续清“死角”、扫“盲区”、治“顽疾”,畅通“生命通道”、严守安全底线,确保居民生活环境安全无忧,推动平安建设从“单打独斗”升级为“群防群治”。随着志愿服务队伍的常态化运行,后续还将增加循环“义”站、微心愿实现及“伏枥”送餐等服务。
阵地睦“邻” 共建共治凝聚向心力“连心桥”
志愿服务工作室周一至周五向全体社区居民开放,每日对应开展免费理发、缝纫修补、配钥匙、测量血压、心理咨询等项目,另工作室新增了做饭机器人,让科技养老、为老服务走到居民身边,通过点滴志愿服务,让“好邻居 连心桥”的服务理念融入居民生活每一天。
依托“连心桥”志愿服务工作室这个阵地,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基层协商民主中的引领作用,发挥社区居民协商议事会作用,凝聚居民代表、志愿者代表、退休干部、行业代表等共识,按照协商于民、协商为民的要求,有事儿商量着办,引导居民通过协商表达诉求、化解矛盾,抓好协商结果的跟踪落实,由社区单方面服务转变为多方参与共同治理,充分调动社区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、主动性,以“自治共治”构筑“邻里圈”、共谋“邻里议”、共享“邻里情”。
下一步,星城街道第七社区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践,推动“好邻居 连心桥”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、长效化,让社会参与更加活跃、价值导向更加鲜明、惠民利民更加突出,为建设幸福美丽星城和打造“有温度的燕山”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