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时代文明实践 | 良乡镇家风故事分享,一起来看

日期:2023-05-31

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注重家庭、注重家教、注重家风”的重要指示精神,按照全国妇联《关于深化拓展寻找“最美家庭”活动》的指导意见,房山区委宣传部、区妇联自 2014 年开始,深入开展了寻找“房山区最美家庭”活动。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,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以宣传好家风、传承好家训、传播家庭文明正能量为目标,通过群众自荐、组织推荐和他荐等多种形式,几年来,共推荐产生房山区“最美家庭”1868 户,首都“最美家庭”120 户,全国“最美家庭”9户,全国“五好文明家庭”7 户。他们中有爱党爱国、厚植家国情怀最美家庭,助力冬奥、奉献冬奥最美家庭,冲锋在前、疫情防控最美家庭 , 绿色环保、低碳节能最美家庭,家庭和睦、孝老爱亲最美家庭,科学教子、优生优育最美家庭等各类最美家庭......这些家庭在各自岗位上诠释着最美的风采,闪烁着最美的文明之光,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、昂扬向上的良好风貌和奋发有为、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怀,成为房山区家庭文明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,她们是所有家庭学习的榜样!

为了更加充分发挥家庭典型示范带动作用,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高质量发展,2022 年,房山区妇联开展了“巾帼创城,文明同行”家风故事接力宣讲活动。燕山地区、各乡镇、街道自6月份开始,一直延续到党的二十大结束,通过接力宣讲,展示家庭幸福生活,弘扬家庭文明风尚,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植根于每个家庭,汇聚起广大家庭奋斗新时代、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。

今天我们把一部分最美家庭呈现给大家,希望每一个家庭和每一名参与的家庭成员都成为“最美家庭”的宣传者和良好家风的传播者,把美传递出去,把美播种下来,让更多的美绽放在房山的每个家庭,让家庭文明之光成为美丽文明新房山建设的重要力量。

“房山女性”微信公众号自54日起开展家风故事展播活动,以此展示家庭幸福生活,弘扬家庭文明风尚,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植根于每个家庭,汇聚起广大家庭奋斗新时代、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。今天一起来看看良乡镇妇联推荐的家风故事吧!

刘淑丽家庭:孝 老       image.png

我的家风是“孝老”。1996年我嫁入官道郭家,出嫁前父母就叮嘱我在婆家要孝顺老人,我也没让他们失望。嫁入郭家三年后,公公脑血栓生病住院,我和爱人跑前跑后,我把公公当成自己亲爹一样照顾着,帮助他恢复健康。三年前,公公病情严重,在ICU抢救过来后,转到康复医院进行康复训练,我每天5点起床给公公做饭,然后用破壁机打成糊糊喂他吃,破壁机很重,几个月下来我的右手累得拿筷子都拿不动了,可是我依然坚持为公公做流食,右手不能用劲儿我就用左手,我相信我的孝心一定会让公公转危为安。终于公公可以出院回家了。我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和他说话逗逗他,“老爹,今天怎么样?”虽然他很艰难地说一个字“好”,但那也够了,锻炼了他的大脑。

家风是一个家庭最为重要的无以替代的精神财富,是一个家庭的魂魄所在。良好的家风能够塑造出人的高尚品质,是长辈留给晚辈最宝贵的财富。在我的言传身教下,女儿也将“孝”字印在了心里。记得她读高中时的一个周五,我接她放学回家,晚饭后我回屋休息,女儿居然拿着我的足浴盆进来,她说“老妈,我给您洗洗脚吧!”我第一感觉是学校安排的任务,我问她是学校安排的任务么?女儿说“不是,妈妈,我感觉您太辛苦了,既要上班还要照顾家里,还得接送我上下学,您太不容易了!”那一刻,我的鼻子酸酸的,我知足了。现在女儿已工作四年,在她的岗位上兢兢业业,并得到了领导赏识,还被评为京东优秀员工。生活上对爷爷奶奶非常孝顺,经常为爷爷奶奶买吃的和用的。看到孩子这样孝顺,我很欣慰,我的付出值得了。

今年国庆,女儿成家了,给我带来一个孝顺的姑爷,我把姑爷当儿子一样对待,儿子知道我工作辛苦,为我买来了按摩椅,舒缓我身体的疲乏!现在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!

安珍珍家庭:勤俭持家形式多  

image.png

勤俭节约是我们的传家宝,作为家长,我们要以身作则,潜移默化地影响下一代。在我家卫生间里有个水桶,每个人洗好脸后,水都要倒在这个桶里,然后用收集起来的水冲马桶,这个习惯已经坚持好几年了。女儿深受我们的影响,每次洗完脸也总是把水倒进马桶里。开始由于站的位置角度的关系,倒水时总会溅出来,后来她就会走近点儿,弯下腰倒水,生怕水洒在水桶外,浪费了。

在厨房里我会在水池边放一个小一点的塑料袋,每次刷碗、洗菜、削水果产生的厨余垃圾我都会扔到袋子里,随时谨记垃圾分类无小事,做事先从小家起。闺女也是一起执行,有时我记不住的节约习惯也会问她,她都能及时回答,人虽小记性好。塑料袋虽小,用好了也有大用处。

有时我们还教孩子一些生活中的小窍门儿,比如家里的冰箱出现异味儿时,去超市买专用的除臭剂,不仅花销大,而且失效后又会变成了垃圾。而现在我会跟孩子一起把剥下来的柚子皮洗净,晾干放入冰箱内,几天后打开冰箱,清香扑鼻,异味全无。比起去超市买的除臭剂,既实惠又环保。现在我家的孩子俨然成了环保小达人,每次吃柚子的时候,都会急着先把柚子皮剥下来,收集好用做除臭剂。我家的老二是在大家的呵护下穿着百家衣长大的,亲戚朋友以及老大的衣服,老二能穿的我都留了下来,不能穿的都会洗干净再次送给能够穿的家庭,这样的衣服不仅没有甲醛,同样节省了一大笔开销,既环保又实效,孩子也健康,一举多得。

每年清明之后,我们一家都会动手一起种植蔬菜,夏天吃的菜就不用买了。从耕地翻土到种植收获,孩子们怀着期盼的目光迎来了自己种植的果实,是一种骄傲自豪。

家庭是苗圃,孩子是幼苗。家风如雨点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。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,我想,我有责任传承和发扬我的祖辈立下的优良家风家规。继续教育我的子女,无论社会和家庭贫富如何变化,这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都不能变。

赵海霞家庭:打赢防疫战 母女齐上阵

image.png

“一群孩子只不过是换了一身衣服而已,奋斗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!加油宝贝,胜利属于你们年轻人,必胜凯旋荣归”——来自凌晨00:05赵海霞的朋友圈。

赵海霞是良乡镇社会事务管理科的一名工作人员,今年50岁,工作认真负责,单位同事都亲切地称她“热心赵姐”。她的女儿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一名护士。

26日,赵海霞接到女儿奔赴前线的临行电话,女儿告诉她:明天要出发武汉了!作为母亲,她担心,那句哽在喉咙的“不去不行吗?”却怎么也说不出口。作为母亲,她骄傲,女儿长大了,觉悟高。最后,她把自己的一丝担忧变成了这样一段话,说给了女儿:“救死扶伤是你的天职,哪里需要就去哪里,你去支援武汉,我和爸爸全力支持你,等你回来妈妈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炒土豆丝。”

古有上阵父子兵,今有防疫母女兵。不止赵姐的女儿奔赴前线,赵姐自己也没闲着,如果没发生疫情,今年三月她就要退休了。可是面对疫情,她毅然决然选择坚守,主动请缨到所包村下禅坊村参加防控疫情工作。有人劝她“这么大岁数了还下什么村儿呀,和领导申请一下别下村了,等着退休吧。”她却坚定地说:“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。”

检查车辆、测量体温、登记信息、发放宣传材料,这些工作到处都有她的身影。她跟着村里的工作人员,每天不辞辛苦,站在防控疫情检查点执勤。遇到不理解、不配合的人,她会耐心解释,“现在疫情形势严峻,为了不给村民留隐患,也为了您自己的生命安全,请您配合我们,不止检查您,我们一定仔细检查每一个过往车辆和人员,这样村民才能安心、放心。”赵姐和她的同事们一直用耐心和坚持守好下禅坊的进出口,筑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。

赵姐牵挂的是女儿,女儿牵挂的是病房中的患者,在这场疫情防控战中,这对平凡而又伟大的战“疫”母女,在一线发光发热。大疫当前,母女二人在不同岗位有着不同的分工,但却有着共同的责任与坚守,她们为打赢这场战役奉献着自己的全部力量。

免责声明

北京市房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
中共北京市房山区委宣传部版权所有
北京市房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制作并维护
北京紫光同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支持
京ICP备05007183号